本帖最后由 中国资料 于 2023-8-18 19:46 编辑
地级市乡村振兴指数数据
最新版数据已整理为Excel格式,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0-2022年,内含“数据+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参考文献”,欢迎下载!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1)产业兴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兴旺作为重点,通过不断穷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融合水平,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用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来表现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刻画农业生产效率,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反映产业融合水平。
(2)生态宜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应通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生活环境的整体性提升,最终要实现农业绿色、环保,农村生活环境整洁、宜居和生态环境安全、友好,因此要以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既要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又要提升乡村污染治理水平。用农药、化肥施用量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来体现农业绿色发展,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比、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比及卫生厕所普及率来反映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水平,用农村绿化率来反映农村生态保护力度。
(3)乡风文明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的传承和运用,是良好的文化基础和软件基础。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应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这意味着,乡风文明建设既要彰显悠久的农耕文明,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因此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化工具传播文明、培育淳朴民风、优良家风、文明乡风,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与此同时,还需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促使乡村居民和谐共处。选用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体现农民受教育程度,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千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用有线电视覆盖率、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来体现文明传播的途径,用乡村文化站数量来反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4)治理有效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乡村基层建设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以治理有效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固本之策。应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逐步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治理行为的合理性、持续性和治理效果的有效性,使得乡村社会和谐有序、乡村居民安居乐业。选用村主任、书记“一肩挑”比例,已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占比和已开展村庄整治的行政村占比来衡量治理有效。
(5)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收入渠道;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升衣食住行等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增进农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比和农村贫困发生率来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用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来体现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用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来体现农民生活条件的变化,用安全饮用水普及率、村庄道路硬化率和人均道路面积来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用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来反映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基于对乡村振兴内涵的阐述,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可测性和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的基础上, 构建了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子系统,共包含30个具体指标的中国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已进行标准化处理,各地级市之间的数据可比,也可考察数据的动态变化。
数据来源权威、可靠、详实,并由中国经济研究资料室精心整理。
更多数据(请点“数市”):
县区级:
上市公司:
地级市:
县区级:
|